每个人吃饭速度各有不同:有快的,有慢的;有狼吞虎咽的,也有细嚼慢咽的。那么,长期吃饭快和吃饭慢的人,在身体健康方面谁更占优势呢?
对体重的影响
研究发现,吃饭快的人体重指数、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均比细嚼慢咽的人都要大。就男女而言,吃饭快对男性“局部胖”的影响更显著,增加104%腹型肥胖风险,85%的内脏型肥胖风险。对于女性,吃饭快则对“全身胖”更有影响,会增加59%的超重与肥胖风险。
吃饭快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狼吞虎咽的吃法,食物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就进入胃肠道,给胃肠造成负担不说,长期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现消瘦、胃肠不适的症状表现,甚至出现胃炎。
吃饭慢可降低“三高”风险
研究发现,增加咀嚼频率,减缓进食速度,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长期进食速度快的人,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比例为11.6%。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
5个方法让吃饭速度慢下来
当然,也不是吃饭越慢越好。早餐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中晚餐一般25-30分钟。
有意识增加咀嚼的次数。想要降低吃饭速度,首先要做到细嚼慢咽,充分咀嚼后再下咽,这也是控制食量的小策略之一。
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有些人之所以吃饭速度快,是因为饥饿。所以要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提前安排好一天时间,给自己留下充裕的吃饭时间。
多选需多次咀嚼的食物。比如大块的或者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利用这些本来就比较需要多次咀嚼的食物,先培养起食物在嘴中咀嚼的感觉,渐渐就能改掉平时狼吞虎咽的习惯。
吃饭时也要集中注意力。吃饭时尽量做到集中精力,只做吃饭一件事。避免玩手机、处理其他事务,这样也可以充分享受到食物的美味,增加进食的满足感。
把餐具换成小巧一些的。比如大汤勺可以换成小汤勺,或者每次用餐具舀起来的食物少量一些,都有助于减慢吃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