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04

为什么要实行中药材种植GAP

2025年11月15日

中药材专家 田义新

中药材种植 GAP,全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单说就是为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的全流程制定的“标准化操作指南”,核心是确保药材质量稳定、安全可控,从源头解决传统种植中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GAP针对中药材的特殊性,把种植过程从 “凭经验、看天收”传统模式,转变为“有标准、可追溯”的规范化模式。最终目的是让药材不仅“长得好”,更要“有效成分达标、有害杂质不超标”,能满足药品生产的原料要求。

核心目的:保障药材质量与安全

GAP的根本目标是让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的全流程都有标准可依,最终实现两个核心价值。第一,确保内在质量稳定。通过规范品种选择、种植环境、肥水管理等环节,让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达标且波动小,避免 “同药不同效”。第二,控制安全风险。严格限定农药、化肥的使用种类和剂量,监测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防止药材中有害物质超标。

关键作用:解决行业痛点

传统中药材种植常面临 “小、散、乱”的问题,GAP通过标准化管理针对性解决这些痛点。第一,解决“源头失控”。明确规定种植基地的选址标准(如远离工业污染、土壤水质达标),从根源切断污染途径。第二,解决“过程不规范”。对种植过程中的种子种苗质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制定细则,避免随意用药、过度施肥等问题。第三,解决“质量难追溯”。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如种植日志、采收记录、检测报告),让每一批药材都能追溯到具体基地和生产过程,出了问题可定位、可追责。

行业价值:推动产业升级

GAP不仅关乎药材本身,更对整个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一,满足市场与监管需求。随着中医药国际化和国内药品监管趋严,GAP种植的药材更易通过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审核,也符合国际市场对药用植物的质量要求。第二,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标准化种植,帮助中药材从“初级农产品”向“标准化药用原料” 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