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夏季高温多雨是食用菌病虫害的高发期,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包括食用菌腐烂病、黄斑病等。严重虫害包括食用菌菌蛆,也就是食用菌菇蝇或菇蚊的幼虫,菌农俗称“菌蛆”。食用菌出菇期发生病虫害菌农的习惯做法是采取药剂防治,如果菌农选择农药不当或者盲目追求防治效果而不考虑农药残留和食用菌的安全性,可能导致食用菌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的还会发生人员中毒事件。
食用菌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性
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病虫害,如果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食用菌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会减少。首先是选择抗病、抗虫的食用菌品种,避免病虫危害;其次是选择周边清洁卫生的栽培场地,减少病原菌和虫源,降低发生病虫害的风险;三是采取熟料栽培或二次发酵技术,将培养料内的病原菌和虫卵杀死,保证基料干净、没有病原菌和虫卵;四是保证菌包无菌接种、适温发菌,确保食用菌菌丝生长旺盛,提高食用菌的抗病和抗虫能力。
加强栽培环境及场地管理,提前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减少病虫害发生
降低病虫害发生首先要在出菇期控制适宜的温湿度,保证食用菌子实体快速出菇和生长;二是出菇期保证地面无积水,喷水后及时通风,不让成虫在菇棚内产卵;三是出菇后及时采收,子实体采收后要将菌袋口的残菇、小菇以及菇柄清理干净,并将落到地面的废料移出菇棚,保证菇棚干净卫生不发病,不让成虫产卵;四是在出菇间歇期使用杀虫剂或杀菌剂喷药预防,如菇棚喷洒500倍的克霉灵或绿霉净水溶液等杀菌剂,或者喷洒2000倍的敌杀死等杀虫剂,杀灭菇棚内病原菌和成虫,预防病虫害发生。
发生病虫害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食用菌发生病虫害要选择国家允许在食用菌或蔬菜上登记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谨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虽然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好,但在食用菌产品中的残留量高,对消费者造成危害。所以,食用菌生产者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喷药后严格按照安全间隔14天再采收,使农药残留降到最低,生产更加安全的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