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英学
马莲是北方普通野生草科类植物,叶子茂盛,叶扁宽却高高挺立,叶子晾晒干透后,可以用作捆绑的“绳子“,是端午节包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每年五六月份,朴素无华的马莲花从马莲草中间伸出来一支支挺直的花茎,在野地里、草滩上、沟渠旁,迎着初夏的清风,晃动着纤细的花蕊,三五日后,便灿烂地开出一丛丛淡蓝色或是乳白色的花束,张望着远方的田野。
马莲花的特别,还在于它的花期,它在生长期里,要开出几次花,一丛马莲会反反复复地花开花落几次。蝴蝶、蜻蜓和蜜蜂在马莲花旁不停地飞来飞去,追逐嬉戏,好不热闹。
儿时,常常和小伙伴到村西的野地里挖野菜,那里随处可见一堆堆绿油油的马莲,它们大都呈现圆圆的形状,大小不一地随意生长着。
为了让院子里也能早些见绿,小伙伴在挖野菜或者游玩的时候,总会把几棵马莲连根带叶地请回家去,栽种在院子的压力井旁,马莲有了充足的水分后,长势更好了,花开得也更加鲜艳,为农家小院增添了几分喜气和艳丽的色彩。
马莲开花后,叶子渐渐成熟。成熟后的马莲叶子很有“劲道”,经过晾晒后,就成了有多种用途的“绳子”。
到了端午粽子飘香的时节,母亲会提前把大黄米泡上一两天,也把粽叶和干透的马莲叶子泡好,包粽子。粽子绑上马莲叶,一个个变得结结实实,不久就能闻到从锅里飘出诱人的清香味道。
乡下人都说,如果粽子离开了马莲草,那就像炒菜忘了放盐那样没滋没味了。
那时,我常常坐在母亲的身边,看着母亲灵巧的双手,将粽子包出了既不是菱形,也不是五角形的粽子来。我跟着比划几下,还是无法包出一个完整的粽子,甚至多年之后,依旧不得其解。
当粽子和马莲的股股清香,带着喜庆和欢快飘过之后,马莲就会扮演另一个“角色”了。
父亲把经过晾晒干透的马莲草,泡在压力井旁的水池子里,待马莲草湿透后,才能当成“绳子”使用。父亲说:马莲草很特别,只有成熟晾晒干透才能用,新鲜的马莲草没有劲。
菜园里子的黄瓜上架,绑上马莲草;西红柿结果后,每一棵都是沉甸甸的,怕它们坠掉,往往在结果多的西红柿旁插上一个小棍子,把晃晃悠悠的西红柿用马莲草捆绑起来。
晾晒干透的马莲草用途实在太多了,农家院里捆绑的活,许多都离不开它。平时,干干巴巴的马莲草被放置在屋里一角,用到它的时候,就会随手扯下几根,用水泡泡,没过几分钟,马莲草就成了非常好用的“绳子”。
马莲的根部也很特别,不同于一般的草科植物,它的根部硬邦邦的,在乡下,人们常常把它连根挖出,晾晒干透洗净后,捆绑起来做刷锅、洗碗的刷子。
母亲一直用马莲根制作的刷子刷锅、洗碗,很方便,差不多的时候,再换新的。母亲用这样的刷子几十年,厨房灶台洗刷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也是亮晶晶的,直到进城后,才不再用它。
故乡的马莲草、马莲花,平平淡淡地生长在草地上、碱滩旁,清幽而淡雅,它在万花丛中并不引人瞩目,不需要人们的丝毫照顾,只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