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侯春强
陈敏锐是伊通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卫工人。10年来,他磨破了40多双鞋,扫坏了100余把扫帚,除夕夜没有在家里吃过一次团圆饭,他每天都提前到岗,日均工作10个小时以上——
2015年,陈敏锐成为一名环卫工人。面对亲友和邻里的不解,陈敏锐立志成为城市环境的“美容师”。他全身心投入工作,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寒冬酷暑,从不嫌脏累,更无一句怨言。冬日里,垃圾冻结成冰,他便带着耙子、钩子细细清理;炎炎夏日,瓜果蔬菜腐烂发臭,他仍坚持清洗消毒垃圾箱,力求日产日清,避免二次污染。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用汗水描绘城市最美的底色。他苦干实干的“拼命三郎”精神,如一缕清风,赢得小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每到节假日,陈敏锐更是忙碌:“过节时特别忙,过节期间的垃圾比平时多几倍,工作量比平时大多了。为了能让群众过好节,我们辛苦点也值得。”每年的除夕夜,鞭炮齐鸣,响彻云霄。当人们沉浸在喜庆气氛中时,陈敏锐和同事开始紧张的清扫工作。10年除夕夜,陈敏锐没有在家里吃过一次团圆饭,每年春节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只为给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节日环境。
陈敏锐每天都提前到岗,延迟下班,平均每天工作达到10个小时以上,一天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2020年冬季的一个晚上,天降大雪,风力达到六级,接到工作任务后,陈敏锐立即赶到单位。将车辆装上融雪剂,顶着狂风大雪,走在所负责的大街小巷,将融雪剂抛撒在路面上,及时将雪融化,汗水伴随冷空气,已经结成冰珠。同事的车辆发动机出现故障,一车融雪剂根本没撒下去多少,陈敏锐就拿起铁锹将故障车辆上的融雪剂倒运到自己车上,然后将车开到没撒融雪剂的街道撒完,这时已经凌晨五点,陈敏锐啃了个面包,喝了点水,开始清理辖区卫生。陈敏锐说:“我们小组负责清理的线路大约有10公里,街路还好清理,最难的是弃管小区、拆迁小区,清理起来很吃力,尽管工作累些,但这是我的工作职责。”
十年如一日,陈敏锐用自己的勤劳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环卫工人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