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05

二道江区:乡村富美面貌新

2025年05月15日

本报讯 张文博 报道 自2021年起,通化市二道江区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创新机制、升级产业、建设乡村等一系列有力举措,脱贫人口收入稳步增长,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二道江区构建 “快速响应 + 分类施策” 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依据省定标准灵活调整监测线,重点关注 “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对因灾、因病等特殊重点群体实时动态跟踪。针对有劳动力的家庭,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公益性岗位,实施开发式帮扶;对于无劳动力的家庭,则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自2021年至今,已累计纳入监测35户53人,其中19户27人成功消除风险,有效杜绝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

在“三保障”成果巩固方面,二道江区成绩显著。脱贫户医保参保率实现100%,大病救治做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及“雨露计划”,已发放教育补助 4.5万元,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不失学;住房安全保障上,设立专项资金改造8户危房,验收合格率达100%;投入118万元用于饮水工程升级,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为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二道江区多管齐下。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发放交通补贴鼓励外出务工、建设帮扶车间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同时,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庭院经济等增收模式。2021年至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12150 元增长至17600元,增幅达44.9%。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质升级。二道江区累计投入7700万元,实施36 个产业项目和32个基础设施项目,涵盖道路硬化、房屋改造等多个领域。创新产业帮扶模式,将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通过分红机制让脱贫群众受益,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造血”长效机制。

生态与治理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二道江区持续加强畜禽粪污处理,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如今村道洁净、庭院整洁已成为乡村常态,农民生活品质从过去的 “将就” 迈向了现在的 “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