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08

沃野田畴绣春光

——集安市头道镇春耕生产一线见闻
王纹文 本报记者 吴连祥

2025年05月10日

春雨润沃野,耕种正当时。连日来,集安市头道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各种“铁牛”驰骋田间,农民挥汗如雨忙耕种,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春耕图”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作为集安市农业重点乡镇,头道镇抢抓农时、科学谋划,按照“稳粮保供、提质增效”目标,早部署早行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服务月”行动。通过召开春耕动员会、技术培训会,印发《春耕生产技术指南》等方式,指导农户科学选种、合理施肥,推广玉米、水稻、大豆等主粮作物标准化种植技术。同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专项检查,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供应充足、质量可靠、农民放心。

走进东村千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无人机盘旋低空精准播种,智能化灌溉系统依据墒情自动启停,农业新质生产力让春耕更高效、更绿色。

今年,头道镇依托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新增智能监测设备20套,覆盖农田5000余亩。镇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全镇80余台大型农机具,开展“订单式”代耕服务,帮助一部分农户解决劳动力短缺难题,机械化耕作率达95%以上,春耕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多元融合,特色产业“添动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头道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一村一品”提档升级。在娄子沟村蓝莓种植基地,种植户正忙着移栽新苗;在砬子沟村,林下参种植户抢抓土壤解冻期进行播种;四新村温室大棚内,蔬菜长势喜人。镇党委、镇政府通过“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打通产销对接渠道,春耕期间已签订特色农产品订单20余份,预计带动农户增收超300万元。

干群同心,田间演绎鱼水情。春耕期间,头道镇党员干部、农技人员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需求、解决难题、传播推广新技术。针对部分农户资金紧张的问题,协调金融机构发放低息贷款200余万元。对留守老人、困难家庭,组织志愿者成立“春耕互助队”,帮助整地、播种200余亩。

“从选种到播种,全程都有技术人员指导,咱们心里非常有底,种好地、夺丰收的干劲更足了!”正在播种玉米的李福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