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白山市江源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再传喜讯,经市级文物专家审核认定,12处新发现文物点正式纳入保护名录,涵盖古文化遗址、近现代史迹等多种类型,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期延伸至近现代,为区域历史文化研究解锁全新密码。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江源区文物管理所组建专业调查队伍,深入各镇(街)开展系统性普查工作,于今年9月底圆满完成第二阶段任务。此次普查不仅对“三普”登记的39处文物点进行全面复核,更通过细致排查新发现12处文物点,经市级文物专家严格审核后正式认定。 在松树窑地遗址,工作人员正对发掘出的陶片进行专业分析:“这是器物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是器口,整体泥胎。”据介绍,该遗址为唐渤海时期遗存,出土器物呈现鲜明唐文化特征,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古文化遗址。为确保普查数据精准可靠,调查队对每处新发现文物点的地理位置、建筑特征、年代信息及保存状况进行详细测绘记录,建立起完整的电子信息档案,为后续保护利用提供扎实数据支撑。 此次12处新文物点的发现与认定,进一步丰富了江源区历史文化资源库存,充分彰显区域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构建更完整的区域历史文化脉络、推进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下一步,江源区将持续推进普查后续工作,扎实做好新发现文物的保护与研究,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充分“活起来”。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