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梨树: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孙桂媛
日期:2025年08月21日 来源:

梨树县这片位于东北黑土区核心地带的沃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农业发展的征程中熠熠生辉。其拥有393万亩耕地,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不懈努力,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40亿斤阶段性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010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此建立实验站,为梨树县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研力量。2015年,全国首个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的落地,让梨树县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梨树县展现出非凡的前瞻性和行动力。自2022年起,便开始疏浚修建 “四沟四渠”。这一举措在面对连续两年的洪涝灾害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凭借完善的水利设施,粮食产量依旧稳定在40亿斤以上。今年4月,梨树县抓住时机对 “四沟四渠”进行整治提升,完成多项排查整治与沟渠建设工作,为汛期排水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粮食的稳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科技创新是梨树县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1年,梨树县率先开展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力推广高产增效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保护性耕作 “梨树模式”推广面积已达332万亩,并成功形成 “4+3”技术推广体系。该模式的探索始于2007年,2016年其实践成果被命名为 “梨树模式”。2020年,总结出4种种植模式,县域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到124.4万亩,引发广泛关注。在机械装备方面,2021年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制出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2024年该成果被确认为吉林省科技成果并投入市场,极大提升了播种质量与出苗率,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技术体系研发上,持续开展 “梨树模式4+N”探索,从“4+2”模式到纳入 “双保全统” 形成“4+3”体系,实现了技术的提档升级。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实施 “三个一”示范推广工程,建设 “梨树模式”升级版现代农业生产单元,今年启动粮食单产提升 “三级书记”抓 “片、方、点”行动,形成了良好的推广格局。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起草多项标准,建立不同生态区域示范方,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五年来,“梨树模式”推广面积大幅增加,在县域内适宜地块实现全覆盖,并且在东北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上,梨树县同样成绩斐然。坚持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有效治理包装废弃物、农膜等污染。大力加强黑土地人才队伍建设,梨树农科院升级,将黑土地保护纳入培训课程,并成功举办多届 “梨树黑土地论坛”,吸引专家学者交流,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持。经过五年努力,依托田长制构建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耕地质量显著提升,2024年粮食产量达到 43.27亿斤。

梨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已拥有众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示范创建方面,清理整顿 “空壳社”,制定示范社创建标准,显著提升了合作社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县级以上示范社数量增长明显,还培育出多家 “百强社”。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将农业生产托管作为主要方式,创新推出 “双保全统”托管模式,充分保障农户收益,目前全县该托管面积已达10万亩。在人才培育方面,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为合作社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五年来,多家合作社入选典型案例,全县合作社带动众多农户参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提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服务面积大幅增长。

0
责任编辑:迟瑞冰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23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