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普法宣传“进田间”
赵大晓 韩金刚
日期:2025年07月04日 来源:吉林城乡网

       仲夏时节,临江市六道沟镇,田间地头生机盎然。村民王喜凤放下农具,一抹额上的汗水,目光投向田埂边那群身着警服的身影——六道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又来了。这一次,他们递来的不是寻常问候,而是一份精心印制的《涉农法律风险提示手册》。“这册子来得真及时!”王喜凤翻看着手册里关于土地流转、农资购买的实用提醒,质朴的笑容里满是释然,“以前摸黑种地,现在心里可亮堂了!”

       面对辖区村落分散、交通不便的现实挑战,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打破传统普法局限,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民警们化身“田埂讲师”,利用农忙间隙、茶余饭后,在垄沟旁、树荫下、院落里,见缝插针开展普法。

     “大家歇会儿,听咱唠唠这土地承包的事儿!”民警小李趁着村民在玉米地旁休息的片刻,就地开讲。他拿起手机,展示一段所里自制的“农村土地纠纷调解”微视频,又结合村民李大爷家去年因土地界限不清闹矛盾的实例,掰开揉碎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规定。“原来这地界纠纷,法律上写得明明白白,得讲道理、讲证据!”李大爷恍然大悟,周围劳作的乡亲们也纷纷围拢,听得津津有味。民警们用最朴实的方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涉及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的关键条款,以及防范电信诈骗、边境管理法规等知识,化作田间地头的“家常话”,让法治的种子悄然播撒。

       普法宣传“进田间”,核心在于解决真问题。民警们敏锐捕捉乡村治理中的痛点,将调解现场搬到农家地头、田间地头,让法律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

       向阳村村民老赵与老孙因耕地边界争议,十年间摩擦不断。2025年仲夏矛盾再起。派出所民警闻讯,联合司法所、村干部组成联合调解组,数次登门,在老赵家的地头上,对照土地确权证书、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在民警见证下,双方握手言和,当场划定了清晰界线。“十年疙瘩,让民警在地头给解开了!”老赵感慨万分,“民警讲得在理,咱服气!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能睡个安稳觉了。”这起成功调解,在村里引起不小震动,成为普法成效最生动的注脚。

       持续深耕的“田间普法”,如无声春雨,滋养着边陲沃土,结出丰硕果实。村民的法律意识显著提升,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氛围日渐浓厚。2025年上半年,辖区因土地、邻里纠纷引发的报警同比下降超四成。

       村民张大嫂对此深有感触:“以前赶集买东西被忽悠了,只能吃哑巴亏。现在听了民警讲维权,知道咋留小票、该找哪个部门了!”她举着手机,熟练地点开民警推广的普法短视频账号,“瞧这些用咱本地话拍的防骗段子、讲法案例,又好玩又好记,管用!”派出所还积极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打造不走的普法队伍。村民党员老陈经过培训,已能熟练运用法律知识调解小纠纷,他自豪地说:“咱也成‘土专家’了,乡里乡亲信得过!”

       从“垄上课堂”在阡陌间传递法治声音,到“地头调解”融化邻里间的冰封隔阂,再到“短视频”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六道沟边境派出所将法治的根系深植于黑土田间。

       当法律条文在广袤的土地上化作村民手中解决难题的钥匙,当边陲乡村因法治的滋养而焕发和谐有序的新貌,白山脚下,一幅法润边疆、平安稳固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法治精神如同作物根系,在边关沃土深处悄然蔓延,支撑起安宁繁荣的参天大树。一位民警在驻村日记中写道:“当法律条文不再只是纸上的符号,而在黑土地里扎了根,在乡亲们心头发了芽,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条田埂、踏进的每一户农家,便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0
责任编辑:郭小宇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23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