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牛中国牛”很牛。 今年上半年,我省肉牛饲养量达到604.4万头,同比增长1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位居东北三省第1位;屠宰量达到22.1万头,同比增长123%;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5.7亿元,同比增长9.1%……目前,“吉牛中国牛”不仅构建了一个涵盖良种繁育、养殖、交易到屠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产业体系,更在总量规模、质量标准、种源建设等方面领跑全国。 在肉牛产业发展压力骤增的情况下,“吉牛中国牛”何以领跑全国? 顶层设计 打造“中国肉牛之都” 凌晨三点,蛟河市天岗镇永丰村村民贾俊伟习惯性地起床走进牛舍,为牛加一遍秸秆饲料。这一“习惯”,贾俊伟一干就是15年,最近3年尤为忙碌。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新增肉牛百万头饲养量和屠宰量倍增”目标任务,省畜牧局坚持从三产切入,做大做强品牌市场营销,激活二产加工业扩量提质,带动一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工业化思维、项目化带动、园区化集群、品牌化经营、智能化监管”,实行养殖业扩量和加工业提质两手抓,推动肉牛产业加速集群集聚。 为了推动肉牛产业发展,省畜牧局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免费冻精政策全覆盖,优化肉牛群体结构,支持存栏千头以上肉牛大村建设“茎穗兼收”“菌酶协同”秸秆发酵饲料示范点,供养牛户自由选择、免费使用,降低饲养成本…… 正是受到这一系列政策的吸引,贾俊伟“一不留神”就发展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养牛大户。 贾俊伟2009年开始饲养肉牛,一直徘徊在10头左右。随着省市县对养牛的利好政策,贾俊伟逐渐扩大了规模,在他的带动下,全村240户村民中有50多户从事肉牛养殖,永丰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村。 而蛟河市,如今已建百头牛场22个,千头牛场4个。 正是无数个“贾俊伟”,为我省推进千万头肉牛工程,打造“中国肉牛之都”奠定了重要基础。 “打造‘中国肉牛之都’,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努力,相信我们就一定能做好。”清晨的阳光映射在贾俊伟的脸上,泛着淡淡金光。 政策加持 “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 6月12日,长春市双阳区养殖户徐振彪收到了一张由省畜牧局发放的“肉牛防疫公示卡”。 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但他知道,这张卡可以方便养殖户第一时间进行疫病免费咨询、防治以及保险等相关业务,快捷方便又实用。 这只是今年来,我省畜牧系统出台服务“千万头肉牛工程”务实举措中的一项。 坚持以“育品牌”为抓手,提升龙头牵动能力。围绕“吉牛中国牛”核心主题,开展“青山游牧绿水滋养-品味吉牛中国牛-堪称牛上牛”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宣传,培育推出厚道皓月沃金黑牛、饮山泉沐山风延边黄牛、食百草清水煮桦牛等系列品牌,让“吉牛中国牛”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坚持以“拓渠道”为抓手,提升销区市场份额。组织15家企业参加上海西雅国际食品展览会、“皖美农品”专题推介、吉粤产销对接、吉牛预制菜研发合作。深化京东、淘宝、拼多多等11家电商平台合作,会同南航公司开启“空运”通道,实现吉林“鲜食牛肉”从产区到销区“朝发夕至”。 坚持以“促发展”为抓手,提升三产融合水平。聚焦优化生产结构、完善标准体系、提升品质质量、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升沃金黑牛、延边黄牛、安格斯牛等中高端肉牛品种养殖比重,引导屠宰企业研发生产熟食、预制菜等4大品类730个产品,协同推进牧旅联动、农牧循环经济发展。 坚持以“优政策”为抓手,提升产业发展信心。聚焦屠宰环节释放产能,对年度新增屠宰量1000头以上的企业,分四档给予奖励,为肉牛突破性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实政策保障。省市县三级畜牧部门巡回宣讲补助政策,推动16项政策资金直达企业、科研单位和场户,占省本级乡村振兴资金的89.9%,给企业、场户吃定心丸,提振发展信心。 为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全省畜牧系统以三产深度融合为引擎,通过创新养殖模式、提升屠宰加工能力、拓宽市场营销渠道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不仅推动了肉牛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还促进了屠宰加工业的提质增效,更实现了肉牛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升级。目前,全省共培育百亿级企业1家,亿级企业2家,研发生产熟食、预制菜等4大品类730个产品,不断提升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水平。 品牌引领 “黄牛”变成“黄金牛” 种源是农业的芯片和核心竞争力,肉牛养殖也是如此。良种繁育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7月25日,记者来到龙井市东盛涌镇的国家级延边黄牛基础母牛核心育种场——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育种场,数百头延边黄牛正在牧场悠然地吃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绿树、碧水、青草、黄牛,宛如一幅绚丽的风景画。 “只有品种资源保护好,才能有好牛肉。”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鑫说。延边黄牛品种保护意义重大,该育种场担负着延边黄牛保种繁育的重任。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延边牛、延黄牛种群数量核心群可繁母牛800头左右,目前已形成了“种源、养殖、加工、旅游”多元化的全产业链。 作为以延边黄牛良种选育、品种资源保护、肉用品系开发、牛胚胎和冻精生产为主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推进良种繁育工作更新升级,并积极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多所高校开展研发合作。 “公司通过良种选育,每年可生产优质延边黄牛300余头,可以持续性地向养殖场户和种公牛站输出优质延边黄牛种牛。”黄鑫说。公司紧紧抓住市场开发,实现由“卖肉牛”向“卖牛肉”转变,再由“卖牛肉”向“卖牛肉产品”转变。近年来,公司建立自己的直销渠道,在北京、长春、延吉等城市开设直营店,在广州、深圳设立经销处,入驻京东、淘宝、832平台等网络平台。2023年,公司共屠宰肉牛2117头,通过精细分割,一头牛被分割成30多个部位,细化各部分价格,产值5106万元。 如今,延边黄牛整体销售半径不断扩大,已经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延边黄牛带动增收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黄金牛”。 智慧养牛 为“吉牛中国牛”插上腾飞翅膀 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牛舍:这里闻不到臭味,有钢琴曲和营养餐,有自动加热饮水机、电动通风系统,还有半自动滚刷在给靠近的牛“挠痒痒”。享受着“贵族”般待遇的,正是身价不菲的和牛。 7月30日,记者来到镇赉县和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经过长达120秒严格的消毒程序后,记者一行走进养殖场,实地察看养牛圈舍和饲草储备情况。圈舍内干净整洁,撒料机、清粪机、搅拌机等现代化设备配套完善,海福特牛、和牛、安格斯牛,或津津有味地吃草,或悠然自得地反刍,各个膘肥体壮,“哞哞”声不绝于耳。 “目前公司有纯种和牛1000多头,它们平均日增重1.2千克以上,成年公牛体重能达到900公斤左右,是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秀的良种肉牛之一,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和牛养到36个月左右屠宰,肉质特别好。目前能卖到50元每斤,价格高的时候能卖到100元每斤,一头牛轻松卖出10多万元。”养殖场场长尹晓东笑容满面。 “这里的每头牛都有编号,耳标相当于它的‘身份证’。我们通过‘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可以了解到每头牛的各项生长指标,为管理提供精准、及时、高效的数据和预警报告,来指导制定饲喂配方,为企业减少了养殖成本,有利于规模养殖。”尹晓东说。 传统农事与数字化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设“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以数据为核心,搭建肉牛产业大数据资源池,打通肉牛生产、流通、普惠金融、政府监管、屠宰加工、交易等各环节的信息通道,实现吉林省肉牛全产业链数据深度融合。 从上“云端”到落“地上”,标志着吉林省肉牛产业数字化进入起步加速和创新应用新阶段。养殖户享受到大数据创新科技带来的便利,传统养殖业因科技赋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金融支持 让“吉牛中国牛”跑出“新赛道” 肉牛养殖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从优质牧草的种植和加工、饲料贮备和配制、配种、产犊、饲养管护、牛肉的加工和销售等方面进行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 梨树县前房身村村民赵有双已经养牛十多年,以前家里有酒坊,从事烧酒,后来他利用烧酒的酒糟养牛,开始了养牛事业。赵有双养牛起步比较早,有较为丰富的肉牛养殖经验,对肉牛市场非常了解,懂得牛的防疫及饲养知识,牛的购买、饲养、销售都有较为稳定的上下游渠道。 “由于资金有限,最初只养了10几头牛,经过多年认真经营,养殖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向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申请贷款100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及牛舍扩建,今年初,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多头。”赵有双笑着说。 由于养殖数量和成本的提高,融资需求加大,今年赵有双再次向邮储银行梨树县支行申请贷款用于经营,根据现有经营规模及实际需求,支行为其制定了“肉牛活体抵押+产业贷信用”贷款模式。为减少客户来回奔波,提高服务效率,主动上门服务,全程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核流程,成功为客户发放了肉牛活体抵押300万元及产业贷信用贷款200万元,合计金额500万元。 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战略定位,紧扣建设农业强省主题,聚焦支持“秸秆变肉”工程建设,将“支持肉牛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效、重落地,持续推进“邮牛易贷”发展,为全省肉牛全链条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走进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牛舍,饲养人员正在喂草放料,一头头健硕的肉牛长势良好…… “有了桦甸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才有我们今天的发展规模。”金牛牧业负责人潘淑红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金牛牧业紧抓我省肉牛产业发展利好政策,加快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积极扩建生态牧场、升级屠宰线、设立零售门店,但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瓶颈。桦甸农商银行在对接走访中了解金融需求后,迅速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以“信用+肉牛活体抵押”的模式为金牛牧业发放贷款1500万元,并给予利率优惠政策。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金牛牧业的发展步伐变得更稳更快,已经成长为年收入达1.7亿元、辐射带动6500户养殖户的规模化企业。 借“牛势”,兴“牛业”。着眼破解项目企业融资需求,副省长郭灵计3次召开银企对接会,省畜牧局常态化跟踪对接落实,协调省农信社等9家金融机构联合发出《吉林省金融机构支持肉牛产业发展一致行动声明》, 组织6家银行深入11个项目企业,逐一推动贷款需求。会同省委金融办、银行、担保机构和第三方平台探索推进肉牛屠宰企业收购活牛贷款和养殖圈舍抵押贷款试点。截至6月末,全省政策性保险肉牛165万头,同比增长19.4%;肉牛活体抵押贷款76亿元,同比增长26.69%。 “畜”势待发谋发展,又踏层峰望眼开。一连串的产业发展“密码”,让我省肉牛产业链和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完美融合,互促互励。 牵住“牛鼻子”,走出“牛路子”,吉林正笃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