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首页
布海香瓜为啥这么“甜”?
杨莉 吉林农村报全媒体记者 侯春强 郭小宇 都傲
日期:2024年05月25日 来源:吉林城乡网

初夏季节,花开烂漫,瓜果飘香。五月下旬,德惠市布海镇香瓜进入开园季,瓜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忙着采摘、包装、搬运,收获着“好钱景”。

“布海香瓜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拥有稳定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香瓜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瓜’,让种植户鼓了腰包,甜了日子,布海镇农民因发展香瓜产业走上了一条‘甜蜜’的致富路……”打开网页搜索,一条条布海香瓜信息扑面而来。

香瓜已成为造福当地数万农户的甜蜜产业。布海香瓜为啥这么甜?布海香瓜驰名30余年的奥妙又在哪?5月23日,记者前往“吉林香瓜之乡”布海镇一探究竟。

政府引领 奠定产业发展基石

布海镇香瓜种植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勤劳的布海镇农民紧跟时代,顺应潮流,为满足周边地区百姓对蔬菜水果的需求,同时增加收入,在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调整种植结构,学习瓜菜种植技术,在自家庭院内种植瓜菜,技术成熟后,开始大规模发展棚膜经济,自建温室和大棚,瓜菜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

郭传义是布海镇最早一批种植香瓜的农户之一,见证了布海香瓜30年的起起伏伏,也为布海香瓜提供了种植技术、开拓了道路。

“1997年,我开始和村民学习种香瓜,当时大家都是凭经验进行种植,技术赶不上、产量不高、品种也不行。”回忆种瓜经历,布海村村民郭传义说,当时最大的难题是销售,一到开园季节,大家就沿着102国道摆摊售卖。一见车停下,大家就围上去争相售卖。

“缺乏资金、技术不行、销路不通,这是当时摆在布海镇瓜农面前的几道难关。”郭传义说,现在想想布海香瓜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真不容易。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认为种香瓜有点祸祸土地,不务正业。当时,缺钱、缺技术不说,关键还没有好品种,好种子不但贵还不好买。

“为了学习新技术、买到好品种,当时我们在镇政府的组织下,镇里干部陪着我们一次次找专家尝试进行技术创新,一趟趟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跑销路,攻克了一个个看似无法破解的难题,战胜了一个个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经过30年的学习攻关,我们这些最初的种植户基本上都成了‘土专家’‘棚秀才’,成了名人。”郭传义笑着说。

如今,郭传义已成为当地创业致富带头人,现有冷棚11栋、温室2栋,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年产值40万元左右。他带动指导周边80余农户种瓜,发展规模达到130余栋,香瓜销往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地,远近闻名。

拉长时间的轴距,回忆布海香瓜走过的30余年,从没资金、没经验、没技术、没销路种种困难,经过许多镇村干部、党员、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以及勤劳智慧的瓜农辛勤劳作,勇于创新,香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金疙瘩”。

“我家种植香瓜18年,最开始跟着周边瓜农学习技术,用松木杆搭建两个瓜棚,后来发展到4个瓜棚,现有冷棚12栋、温室6栋,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200万元。”润达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丽坤坦言,前些年香瓜因为品种因素,虽然丰收但找不到销路,只好卖给低价上门收购的商贩。但随着品种引进和本地香瓜的培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产量的逐年增加,布海香瓜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

如今,布海香瓜具有香气扑鼻、入口甜蜜、清新翠绿、汁液饱满的特点,口感与味道区别于其他的香瓜。谈起现在的变化,王丽坤笑着告诉记者,她家的香瓜使用绿色环保的农家肥,长相好、甜味足,名声“响呱呱”,销路不用愁,各地订单源源不断。

30年前,一株株香瓜苗在布海镇的沃土上蓬勃生长,创造价值,造福百姓。30年后,数以万计的香瓜走出吉林、走向全国,布海镇也因此荣获“吉林省香瓜之乡”称号。

激活经济 打造产业“金名片”

“布海镇域内有饮马河和雾开河,全年无霜期114天,年平均降水量529.4毫米,平均气温5.27℃,受温带季风性气候以及雾开河区域小气候环境影响,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和生长周期,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布海瓜菜’远近闻名。”布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曹玉宝介绍,布海香瓜发展早、产量高、品质好。特别是近几年来,瓜农不断探索香瓜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香瓜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量、质量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之前,香瓜种植户基本为散户,存在‘低小散’现象,种植技术、生产经营方式和观念比较落后。”曹玉宝说,近些年,镇政府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海镇一方面积极宣传上级政策,落实大棚建设补贴;另一方面打造布海香瓜品牌,扩大影响力。同时镇政府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入户指导,不断改良种植技术。目前,布海香瓜主要种植地从布海村、侯家村、陈家村3个行政村增加到7个行政村。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镇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了香瓜种植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采取‘五化’模式经营,即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渠道,打造两条瓜菜产业示范带,持续做大做强瓜菜产业。”曹玉宝说,在政府的支持下,布海镇的香瓜产业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通过举办香瓜文化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提高了香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看一组近年来的发展数据:

2012年,布海镇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瓜菜种植面积为10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8.4%,总产值达到2.2亿元;

2015年,布海镇引导群众通过农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瓜菜产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升级;

2017至2019年,布海镇利用上级财政出资对于新建棚室予以一次性补贴,累计补贴农户200余户,三年内新建棚室400余栋,全镇棚膜经济发展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

2022年,布海镇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200公顷,其中露地菜700公顷,棚室1500公顷,产值突破5.2亿元;

2023年,布海镇仅香瓜一项产值达到5.4亿元,蔬菜产值达到8.3亿元;

2024年,布海镇瓜菜种植面积2200公顷,蔬菜大棚约1.02万栋,有500余户、5000余人长期从事与瓜菜有关行业。

三十载筚路蓝缕,三十年坚守奋斗。如今,布海镇被认定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并荣获国家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证书。

富裕百姓 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一场雨水过后,润达家庭农场一栋栋大棚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大棚内,郁郁葱葱的瓜藤长势茂盛,一个个黄中透绿、圆润饱满的香瓜掩映在绿叶中,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香瓜特有的甜蜜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近段时间,王丽坤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起来摘瓜,由于用的是农家肥,来买瓜的都是回头客,再加上棚膜香瓜见效快,王丽坤巧打时间差,效益一直不错。

“种植15栋香瓜,每栋产量7000余斤;1栋草莓,每栋产量3000余斤。今年预计总销售额60余万元,净利润20余万元。”估算着今年香瓜的收益,王丽坤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自己挣钱是一方面,还要照顾一下周边的村民。”

王丽坤说,现在每年在润达家庭农场长期务工的有6名村民,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打零工的1800余人次,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在布海镇义和村显峰家庭农场瓜棚里,李显峰拿着香瓜向客商介绍,“咱这瓜,清脆甘甜,口感特别好。”

李显峰栽种香瓜已有20多年历史,今年种植4棚香瓜,采取分批次育苗、分批次定植、分批次成熟的模式,确保及时抢占市场空白期,提升效益。李显峰和记者聊天,手里的活一刻也没停下。“当时布海镇也是刚刚兴起种香瓜,我觉着这个肯定比种大田作物强,于是就种起了香瓜,没想到一种就是20多年。”

多年来,李显峰通过大力发展棚膜经济,不断扩大香瓜种植规模,提高香瓜品质,持续打响自家香瓜品牌。同时发展多元化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多种,一棚多收。

目前,在香瓜产业的带动下,布海镇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基础、以香瓜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模式。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当地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布海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 续写甜蜜传奇

“为了加快布海瓜菜的发展,市政府在布海镇建设了布海瓜菜示范园和布海镇蔬菜交易市场——布海簋市,有力促进了布海香瓜产业链条延伸,为布海香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曹玉宝说。

今年,布海镇对簋市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建设交易市场,组建“布海镇瓜菜种植联合体”,同时以“102国道”和德九公路两条国省干道为轴线,以瓜菜种植产业为中心,发挥1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瓜菜产业。

曹玉宝告诉记者,镇里还计划在侯家村原簋市建设一个瓜菜冷链物流体系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交易市场3座、冷藏库2座、冷冻库1座。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域内500余户瓜菜种植农户提供便利。

“有政府的扶持引领,有政策的持续输入,有村民的不断创新,这也许就是布海香瓜保持甜蜜的秘诀。我们将继续秉承‘绿色、生态、健康’的发展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和品牌建设力度,推动香瓜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续写布海香瓜的甜蜜传奇。”谈及未来,曹玉宝信心满满。

0
责任编辑:张立蕴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