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富兴村“复兴”记
本报记者 隋二龙 徐文君
日期:2023年07月16日 来源:吉林城乡网

写在前面:

去了就是“村里人”,到了干好“家中事”。这是吉林省乡村振兴局派驻到白城大安市新艾里蒙古族乡富兴村工作队的初衷。两年来,工作队以村为家,与村“两委”班子、广大村民一道,画出了乡村振兴最大的“同心圆”。

7月12日,入伏第二天。

早上7点,从长春出发沿珲乌高速向北一路疾行,临近中午车辆驶入大安市新艾里蒙古族乡富兴村,新修一年多的高标准村路像是欢迎远方回来的“家人”,舒展身躯延伸到每家每户的门口。

路边每隔一段距离的太阳能路灯,此时正兴致勃勃地吸收着正午的阳光,蓄聚能量,夜晚给每个自然屯带去光明。

“战斗”有堡垒、富民有产业、文化有阵地、村容村貌有巨变……

所有这些,都诉说着富兴村从内而外的变化。

党建聚活力 振兴添动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的是基层、打的是基础、练的是基本功。

新艾里蒙古族乡富兴村是吉林省乡村振兴局的包保村,2021年7月,驻村工作队开始了新一轮驻村工作,围绕“抓好党建促振兴”理念,进驻后便俯下身子体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多次同村“两委”班子谈心交流、入户调研、制定帮扶计划,解决党员干部最期盼的问题:建村部、建礼堂,第一时间夯实了基层战斗堡垒。

2021年,建筑面积 350平方米、占地5000平方米的新村部拔地而起;

2022年,富兴村党支部对标大安市“BTX”五星党支部打造,开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局面,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以“积分超市”为抓手全面推进环线内居民庭院、室内卫生等各方面提升,为全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奠定基础。

群众工作无小事。

驻村那天,工作队成员顾不上几个小时的长途奔波,便开始遍访农户,力求先解决百姓实际困难。

富兴村土地属砂土性质,水分蒸发和下渗速度快,“靠天吃饭”是村民种地最为真实的写照。

驻村工作队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协调资金233万元,开启了“打井上电”惠民之举。当21眼电井喷射着欢快的水花,润泽全村200多公顷的庄稼时,884户村民无不满怀幸福地享受这浇出来的丰收和喜悦。

7月12日中午12时许,57岁的李长荣正在富兴村与民兴村交界处的自家地里查看墒情。

仔细察看了一下地头电井,回身又抚摸起不断蹿高的玉米,眼瞅着比道西没有电井灌溉的高出一大截,李长荣乐得合不拢嘴。“要搁往年,我这2公顷玉米用小井浇一次,咋也得半个月,费时、费力不说,柴油还用不少。你再看现在,顶多两天就全搞定,让咱高兴的可不是省钱省事那么简单,每公顷玉米能增收1000斤左右。”

赋能“庭院经济” 由“输血”变“造血”

如何让小庭院发挥乡村产业振兴大作用?

驻村工作队由“输血”变“造血”,把发展“庭院经济”打造成村里“小擂台”,不觉间形成了“家家比着干、增收向我看”的乡村新风尚。

午后的阳光照进富兴村2组90岁脱贫户李怀春家小院里,映在一串串翠绿欲滴的辣椒上。

看着即将到来的丰收,李怀春的儿媳妇柳国红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往年,她家院里种的是油葵,年收入也就500元左右。今年,省乡村振兴局驻村工作队结合富兴村实际,与洮南市一家食品企业签好订单,组织村民种植“辛红一号”辣椒,每公斤回收价3.2元,预计户均增收2000—3500元。

“我这一园子辣椒长势很好,保底也能有3000块收入。”用柳国红自己的话说,“听党话、跟党走,啥都不用自己操心,跟着干就能富。”

“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那精神生活也很丰富吧!”记者打趣地问。

“还真叫你说着了。以前吃完晚饭村屯里的人都是东家串西家,不是打扑克就是看小牌。现在可好,工作队给咱新建了村礼堂和广场,每天晚上5点村里姐妹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跳广场舞。这生活呀,越过越幸福。”54岁的柳国红开心地笑起来。

在恬静的村屯中一路行进,一村风景。

顶着烈日,套海营子屯73岁的脱贫户李景阳,正在院子里俯身看着挂果的小辣椒,一脸的稀罕劲儿。

“这辣椒苗和地膜都是咱工作队免费给的,我这4分地少说也能卖上2000块钱,够我们老两口日常花销了。要说这‘来钱道儿’,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好政策,不然哪能过上这好日子啊!”李景阳感慨道。

“自从种上辣椒,老头天一亮就前后园子看,说起来这辣椒就是我们的希望。如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不,去年又新买了一台电三轮,一到周边乡镇有大集,就拉着我走走看看。”一旁的老伴李淑云指着院里的三轮车,很是自豪。

“可别小瞧这一家一户的小庭院,自从省乡村振兴局工作队进驻以来,除了为全村96户脱贫户提供‘造血’帮扶外,今年还带动了全乡辣椒种植户307户,面积12万平方米,预计户增收2000元。”说着,新艾里乡党委书记刘壮紧紧握住一旁驻村第一书记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美丽乡村建设 彰显乡村魅力

伴着落日余晖,坐在富兴村休闲广场的长椅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包裹着错落有致的房屋,袅袅升腾的炊烟随风飘散,干净的道路、整齐的围墙、鲜艳的标语、醒目的墙画……让人仿佛置身一幅唯美的画卷之中。

“以前,村里道路到处都是牛羊粪便,生活环境别提多差了。再看现在,道路干净,村屯也漂亮了,用一个时髦的词形容,‘颜值’那是没比的!”富兴村党支部书记翟永亮从小在村里长大,见证着村里的发展和变化。

“在我们驻村工作队员的示范带动下,现在每家每户卫生搞得都特别好,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大大提高了。看到群众的幸福指数得以提升,就算付出再多,也值了!”驻村工作队员马立文由衷地说。

走出富兴村已是傍晚时分,路旁213盏太阳能路灯透着暖意,照亮了新修建的23公里村路,也照进1927名百姓的心坎里。


0
责任编辑:初慧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