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驰骋在白雪皑皑的滑雪场,或徜徉在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或浸泡在冰火两重天的养生温泉,或在农家院里开心吃火锅……跨年之际,抚松县处处奔涌着冰雪经济发展的热潮,激荡着“实干赶超”的奋进力量,让四海宾朋感受着“冰天雪地”的强劲脉动。 近年来,抚松县委、县政府将冰雪旅游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创建“一区三城”(即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长白山医药特产名城、中国矿泉名城和国际旅游名城),真正把抚松的青山绿水、冰天雪地,转化成富民强县、造福子孙的金山银山。 国内外游客在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挑战滑雪运动 抚松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是国内冰雪资源最富集,发展冰雪产业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冰雪旅游为本体、冰雪体育为基础、冰雪文化为引领的冰雪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2017—2018年冰雪旅游人次突破55万人,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占总体旅游比重27%,冰雪经济持续增长。 隆冬时节,走进首批首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如同进入了一个冰天雪地的游乐园,滑雪滑板、雪地秋千、雪地摩托、狗拉雪橇、驯鹿爬犁、人体弹弓……“无风、温暖、呵护”的港湾雪场、哇酷戏雪公园让国内外游客充分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这里是世界顶级滑雪胜地,基础设施完善,服务热情周到,我已经连续4年来这里滑雪了!”来自上海的滑雪爱好者周先生高兴地说。山上观光体验,山下娱乐休闲,虽然是数九寒天,但这里却是激情澎湃,每天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滑雪。 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项目总投资230亿元,集滑雪、娱雪、山地度假、高端酒店群、度假小镇、温泉、佛库伦、水乐园于一体。其中,滑雪场总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共有滑雪道43条,雪道总长度约30公里,适合举办各种国际级赛事。2017-2018雪季接待人次突破40万大关,位居全国首位。 长白山鲁能胜地滑雪场建设面积32公顷,滑雪场一期建设有15条雪道,其中初级道8条、中级道7条,另设有1.8公顷的地形公园及雪圈山,还规划了大量丰富多彩、惊险刺激、趣味多姿的冰雪娱乐活动。该项目成为抚松旅游产业又一强大引擎,与驰名中外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形成了抚松县国际度假冰雪旅游区。 尽情嗨翻童话冰雪奇园。 何绍东/摄 1月1日,2019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首站比赛在长白山鲁能胜地滑雪场打响,来自中国、美国、瑞典、捷克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90名选手参赛,再次掀起了全民上冰雪的热潮。去年以来,抚松县还相继举办、承办了乡村冰雪旅游文化节、长白山之冬冰雪旅游节、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等一系列大型冰雪赛事活动,抚松冰雪旅游的知名度日渐提升。 如今,在抚松,无论是丰富的冰雪资源、旖旎的自然风光,还是热血沸腾的游乐活动,都将致力于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在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与冬季来一场完美邂逅 仙人桥温泉度假区露天温泉,让人尽享林海雪原之中温泉的热情喷涌,体验头上雪花飘飘、脚下热浪滚滚的绝妙享受。现已成为游客必去的健康养生度假冰雪旅游目的地。 在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碧泉河上体验漂流,欣赏两岸晶莹剔透的雾凇,当阳光透过树间缝隙洒落,宛如进入到梦幻的童话世界。 “现在,冬天的生意比夏天还好!”前面的客人还没走,新的客人又来了,抚松县沿江乡靠旅游致富的村民江树义在自己开办的石磨煎饼农家院内忙得不亦乐乎。 沿江乡首届“扬洒冬日”民俗冰雪节1月5日开幕。 朱芝莹/摄 沿江乡利用“村党支部+党员+农户”模式,打造集冰雪娱乐、民宿餐饮、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冰雪奇园项目。雪地摩托、雪地转转、雪圈、篝火烟花晚会等娱乐项目一应俱全,那些年、朴宿时光、石磨煎饼农家院等13户精品民宿完成改造提档升级,打造木匠铺、铁匠铺、捕鱼人家等5户民俗体验,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锦江木屋村古老的木屋、传统的民俗、丰富的活动、如诗如画的景致,成为长白山区域冰雪旅游不可或缺的民俗体验地。沿江村和南天村深刻塑造了乡村冰雪旅游文化,以“玩冰雪、品美食、观民俗、忆童年”为主题,大胆尝试并积极探索从旅游到旅居的空间转换新模式,有效助推了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冬日最美玉树琼花——碧泉湖雾凇 冰雪旅游的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并运营的规模以上宾馆酒店20余家,高端品牌绿色酒店7家,农家旅馆100多家,可同时接待万人以上的住宿和就餐,形成了高、中、低档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接待服务格局,可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随心而动,与雪共舞,穿越寒风和严冬的禁锢,张开热情的臂膀迎接八方宾客;飞驰俯瞰林海雪原,拉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用冰雪定格美好瞬间。奋进中的抚松用行动描绘出“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画卷。未来的抚松冰雪旅游,值得我们满怀期待…… |